石家庄消失模铸造
消失模铸造又称为干砂实型负压铸造,国外称之为EPC,是目前国际上的铸造工艺之一,被誉为铸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国内外称之为21世纪绿色铸造。
基本介绍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发展简史
消失模铸造在中国的发展简史
1979年,由我国消失模铸造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刘立中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中国最早开始了消失模铸造的原理性试验。同年,刘立中教授在全国铸造工艺学会上发表了“消失模铸造三场理论”论文报告,在国内系统阐述了这一方法的特点和规律性。1982年,在大量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刘立中教授主持在光机所工厂建成了一条消失模铸造实验生产线。刘立中教授主持完成了数十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备、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消失模铸造流水生产线工程。
生产原理
生产原理:该法按工艺要求先制成泡塑模型,涂挂特制耐高温涂料,干燥后,置于特制砂箱中,再按工艺要求填入干砂,利用三维振动紧实,抽真空状态下浇铸金属液,此时模型气化消失,金属液置换模型,复制出与泡塑模型一样的铸件.
工艺流程
A、制作泡塑气化模.
B、组合浇注系统.
C、气化模表面喷刷特制耐火涂料并烘干.
D、将特制隔层砂箱置于三维振动工作台上.
E、填入底砂(干石英砂)振实,刮平.
F、将烘干的气化模型放于底砂上,按工艺要求填满干砂,数控振动适当时间,然后刮平箱口.
G、用塑料薄膜覆盖箱口,放上浇口杯,起动真空系统,干砂紧固成型后,进行浇注,气化模型消失,金属液取代其位置.H、释放真空,按工艺待铸件冷凝后翻箱,从松散的石英砂中取出铸件.